她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乖宝宝。尽管,别人没有说什么,但条件让她明白她必须比别人更早成长。他,是她的同班同学,帅气、阳光、聪明,并且总是那么绅士…
她对他并不是一见钟情,如果说从何时起,她却自己也说不清楚。算起来,应该是从老师安排他们俩坐同桌开始。他和她一样,上课时并不能完全专注的听课,上课时,一张纸条上面的星座问题,让她发现了和他共同的兴趣。后来,连她自己都没有发现,她喜欢看他笑的样子,喜欢在下课时不时地向他的方向看,喜欢和他一起聊天…初二下期的最后一个月,她和班上的女同学聊起了初三分班。偶然路过的他,被她叫住,她问他想要分到哪个班。他并没有多思考什么,只是微皱眉头:“其实我挺不想分的,毕竟这个班上,已经有了舍不得的人。”说完还冲她点了点下巴“ 对吧,xxx,”他叫出她的名字时的她心跳漏跳了一拍。“好不容易才有几个聊得来的人”于他很轻松的语气,却让她的心刺痛了一下。那一刻,她明白了,她对他的好感是喜欢;同时,她也迷茫了。迷茫了他对她的态度…仅仅,是聊得来的人吗?
幸运而又不幸的是,她对待自己的这种感觉,十分理智。她清楚地看到了属于这份美好的像水晶泡泡一般的青春的萌动后面,一阵阵蓄势而发的风。她清楚地知道她没有资格任性,于是他决定藏好这份美好。他是着忽略她的笑,他上课时传来的小纸条,以及自己对他的态度,然而,事实证明,她做不到。 并且她忘了地底的岩浆被压抑的愈久,爆发时便越是激烈。
初二暑假的第二个月,她用手机给他发一条十分像玩笑的信息:“我想你了,你信吗?”屏幕那头也显然是当玩笑处理的,发来一个被吓到的表情,然后问“有什么事吗?”尽管猜到了这样的结果,看到他回复的表情时,心口人有一种被什么东西狠狠剜去一块的痛。她忽然有些庆幸,屏幕那头的他看不见自己的现在的样子,让她还能隔着屏幕 ,键盘伪装假的情绪跟他聊天。在她准备结束聊天的时候,头脑一热发出了一条:“我是认真的。”然后立马被自己撤了回来。
“屏幕上好久都没有新的信息出现,她知道他看见了,好久屏幕上终于跳出来一条,他发来的信息:“其实我察觉到了。”她盯着屏幕,愣了好久,她承认她有那么一瞬间的窃喜:他并没有拒绝她。但是理智很快将她拉回现实,用手指轻轻的敲在手机的屏幕上。草稿箱中很快的出现了几行字:你就把它当成青春的泡泡,要说特别的话,它是一个粉色的泡泡。手指停在发送键上好久,终于,还是点了下。去那头也很快有了回复:“其实初三不在一个班,也希望我们能一起进一中,我期待能找一个能和我聊的来的人。”看着信息的她,再次愣神,他没有拒绝,并且还有些期待。 “我会的” 打完这几个字,准备发送时她又怯了,或者说她又清醒了那三个字的后面又加上一句话“我会走好这段没有人陪的旅程,也愿你找到你能展翅飞翔的高空。不过,我们都知道青春的风很大。”什么颜色的泡泡,终究都是会碎的。后面的一句,没有发出来,躲进了顺着眼角流下来的泪,汇在下巴处,滴落在瓷质地砖上,碎了。一年后,他如愿进了一中,而她没有选择的余地,在家人的安排下进了长沙的重点高中。那一刻,她也明白 那个粉色的泡泡,是真的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