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导航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高一作文  高二作文  高三作文我要投稿  关于我们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致钱钟书先生的一封信

2019-10-05    共 次阅读

尊敬的钱钟书先生:

您好!

从这学生式的称呼来看,聪明机敏如您,应该能猜出这一点小动作——是的,我写这封信不过只是为了搪塞老师的任务罢了。不错,您虽已为一百零二岁高龄,当年也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兼着“死者为大”的古训,我这等褦襶童生似乎对您不应如此倨傲。不过我还是要说:“只不过最近多多拜读了些您的大作,并在作文中多加引用,心里便有些惴惴不安,正是您所谓‘偷了古人的东西’。便于是给您手书一封,让您从此手头上也多些引用的材料——虽然您手中的材料实际已是过多了。”

啊哈!您见笑了,您又看破了。不错,倘若撞见阮籍对你翻白眼,最好的法子莫过于以白眼还之,直若法孝直所谓“假彼之道,以治彼身。”对于您这般机智过露的才子,若要让您认真听我讲几句话,大概也只有用这种方法了。

哦!您却又改成了老子那般神秘的微笑,是不是鲁迅笔下孔子见老子的情景呢?您是否认为天下机智聪慧之人,在那才子标志一般的傲气之下,总是藏着深不可测的城府。否则,既有了王阳明的断语:“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有我即傲,总恶之魁。”这些才子们一不见道德沦丧,二反见才智日增。可知他那傲气,竟纯是装出来的!所以您一生不收弟子,是否也是怕撞见这种“孔子”,逼得老子喟然叹曰:“仲尼已学吾术!倘若他不杀了我,那这天下终有人知道他的底细。”然后骑上大青牛,就此消失。

哎!您叹气了,您叹息的是不是因为这些才子们竟自走了死胡同呢?傲气本是假装的,不料时日一久,竟然根深蒂固,再也无法除下了。听到夸奖,便只是傲慢地点点头;倘若听见批评,当即勃然大怒,直要与那人笔战三百回合,或竟敢违背那“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古训直接挥拳相向,大打出手。加上这帮才子偏生又最好通过指摘他人的过错以显示自己的高明,于是攻讦之风盛行,文人相轻,乃至于谣言四起。韩昌黎尝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试看今日之天下,道流何在!是故师道之不存也。

那么,有没有可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您戏言道:“假若愿望是马,乞丐也可以有代步。”至于您自己,年轻时动辄对人指摘批评。到了老年,傲气还在,也还敢笑黑格尔“不知中国语文,”却是只敢用那“迂回隐晦的‘伊索式语言’”,那即典雅的文言。为何?只是尽在不言中了。

用闻一多先生描绘那身强体壮的杜甫的妙喻作结罢:“枣子固然好吃的。只是做哥哥的,自然是要让与弟妹吃了。不但要让,还要攀到那枣树上,自是攀得越高越好,还要不踩折了那枣树的树干。用竹竿一打,落下一大片。看着下面那些欢欣鼓舞的弟妹们,自是喜上眉梢。不过,站在那枣树高处的杜甫,是否藉此望见了那更为辽远的另一番天地?”也许才子们只是如母鸡一般死死看顾着下边的孩子,大师们却如鸿鹄一般得见那更为美丽的远方。或者我竟说错了:若不时时刻刻仰望着天空来防备老鹰,却是连母鸡也是做不得的。

汪泰宇

作于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五日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