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上有一个以游戏为主题的小学生作文大赛,看到征文比赛时,我第一个想法就是我也要参加。
可是,我怎么都想不起来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因为现在的我从来不玩游戏。王者荣耀穿越火线只是听说,微信跳一跳风靡我也不为所动,当众人在朋友圈呼喊着为自家的青蛙旅行未归而操心时我也只是一笑而过。
唯一有印象的游戏是高中玩过的天天酷跑,但成绩也总是惨不忍睹。
简单的说,我是一个游戏盲。
卓越的有才华的人可以虚构一个故事,但是故事来源于生活,所以我还是企图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加工成文字。
如果没有真实的故事,那就去创造。
征文是这样说的,“谁都怀念天真无邪的童年游戏,童年的游戏满地打滚,拉着鸡鸭猫狗过家家,天黑了也不愿意回家。童年的游戏无拘无束,但补习班和作业无处不在,爸爸妈妈还总和老师串通一气。童年有笑有泪,但童年的忧愁总是过眼就忘,童年的笑声记忆犹新。”
我知道小孩子眼中的世界是纯净美好的,我也想在20岁的年纪回想一下那些童年记忆。
02
已经是大学生的我已经在家待了一个多星期,正在上初中的弟弟每星期会回一次家,我心里谋划着等弟弟回家问一下他和游戏的一些趣事。
我记得小时候他最皮了,整天东奔西跑被老妈追着打;现在都比我高了,老是一天到晚待在家里占着电脑玩游戏不理人。
我以为他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会启发一些我的童年记忆...
可是...
我问他玩过什么游戏,他说不记得了;我问他你玩游戏有什么心得体会,他说没有;我问你可以可以教教我怎么玩游戏他说自己去学;我说如果让你写一篇以游戏为主题的小学生作文你会怎么写,他说他不会写...(别说了,血槽已空,气死我了!!!)
于是当他走后,我还是一脸茫然。
琢磨一下,心生一计,高三同学有两个经常玩游戏的大佬,我想好了一番说辞准备去请教。
H说,小学玩cf(原谅我百度了,仍然不懂),因为游戏也结识了关系好的网友,会彼此过问学习。
Z在冷风中奔赴回家,后回复我,玩弹珠,and,只想着赢。
H回答简单利落,不给我一点回旋的余地,然而我和Z聊了很久...
他总觉得我在怼他,也可能是我宅在家太久都不会说人话了,最后差点连朋友都没得做...
就在和Z尬聊的间隙,我的脑子里突发奇想去,果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恍觉游戏并不一定是电子版的,事实上在我小学时,我们都是上演真人版游戏,跳绳翻花绳抓石子儿跳房子弹玻璃珠捉迷藏等一应俱全的游戏,也有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
03
下午有一点点有想法,在吃晚饭,刷碗之际,脑子里一直在回旋那些记忆,它们如潮水般涌来...
童年应该是美好的,无拘束的,快乐无忧的。
可是,印象中的我,是不怎么参与集体性游戏,而是学会自己一个人捣鼓;是在外人面前寡言少语·,在家人面前疯言疯语的。
女同学都喜欢玩跳绳,可是我几乎不加入。我有一点点自卑,因为我胖,因为我胆小,因为我不敢跳。
起初她们会问我去不去,我多数回绝。
后来她们就不叫我了,后来我几乎不玩游戏了,后来我也以为我不玩游戏是因为不喜欢但其实只是一种惯性。
我很少去找朋友一起玩耍什么的,放学后乖乖回家,自己看看电视。
节假日我都宅在家,会经常拿老妈的手机玩贪吃蛇,每过一关就特别开心。
一条小蛇转来转去转来转去,吃了很多很多东西,过了好几关之后,身躯就会变的很庞大。
我会小心翼翼的控制它扭动躯体,一路过关斩将。
如果不小心死了也没关系,我还可以重来。因为这是我一个人的游戏,不会有别人的参与。
贪吃蛇没有同伴,只有我会保护它不让它死掉。
04
我记得,小时候,妈妈会教我遇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碰到村里的叔叔阿姨要主动问好,这是礼貌。
可是我从不主动,因为我和同学都不熟,我甚至不认识那些只见过几面的叔叔阿姨。
后来,形成了一种习惯,会不自觉地躲避可能认识的人。
有时候妈妈会让我去村里的小店买东西,我总是扭扭妮妮不肯去;每次过年,走亲戚我也很少叫人。
我害怕见人,只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喜怒哀乐中。
妈妈总是说我没礼貌,说我是个孤僻的孩子。
我不喜欢出去疯,只喜欢在家呆着。
妈妈说,这是我最让他们省心的地方。
05
“我的不合群不是装出来的,本身就缺乏热情,并且又懒,显得孤僻
也没有什么魅力让人家巴着我。”
以前的我就是这样一种状态,自卑又孤傲,明明没什么魅力却硬要装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只是一味地把自己锁在一个匣子里。
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样,只知道我很讨厌自己的窝囊样。
我在尽力的改变着自己,把那个匣子小心翼翼的打开,让阳光照进来,听见世间的欢声笑语。
把记忆藏在心底,安放在过去。
记忆的存在,是为了时刻提醒着我们你是否还决定重走旧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