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导航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高一作文  高二作文  高三作文我要投稿  关于我们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废墟里的寄望

2019-09-14    共 次阅读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余秋雨在《废墟》中如是说。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信手拈来余秋雨的一本散文,品一杯香茗,书香与茶香交织在历史的文明中。时间在悄悄地流逝,而我则在余秋雨的散文中徘徊着,思考着……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读过余秋雨的作品,那是班上的一位男同学,他很喜欢余秋雨,几乎余秋雨的每一部作品都很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有空的时候,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教室里的小角落慢慢的品味着,又是完全沉侵在书本里面。无意中有一次,我跟他借来看看,发现里面的内容深深的吸引着我,我喜欢里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从那以后我便开始留意余秋雨的作品,只是那时一直看不懂他书里面的深刻含义,只是觉得它里面的文字好美,好像每一个字都是经过大脑的酝酿,琢磨凝练而来的。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的《文化苦旅》,余光中先生曾说过:“比梁秋实、钱钟书晚出三十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这是一篇典型的文化散文,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理性的思考融入智性与情感,考察着中国现存的原始文化,去解析文化的生命,重新审视中华文明。而《废墟》是《文化苦旅》中极有特色的一篇,是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代表作之。作者从三个方面来写废墟。

首先,在文章的开始作者就用凄楚的笔调描绘出了晚阳夕照下的片片瓦砾,断壁残垣。以发自内心的感受来描绘废墟,把废墟想象为像黄叶本身一般的美,孕育着文明的春天。在别人的眼睛里,废墟代表着旧的事物,代表着淘汰的废品。而在作者的眼里“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为何这样说呢?因为作者把希望寄托在废墟中,在废墟中燃起希望的火把,寻找希望的起点,就好像他所写的,“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其次,他在文章里说到,不希望人们把所有的废墟都统统改造,那会让历史失去原本的真面目,如果都把废墟重建来掩饰历史,那就显得太虚伪了,并呼吁“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以循循导入的方法来表达对历史的尊重最后,还谈到中国缺少废墟的文化。因为中国人害怕看到真正的悲剧,所以都是以一个团圆的结局来博得情绪的安慰和心理上的满足。不过也有人,如屈原,鲁迅,孔尚任曹雪芹......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并且创作出最深沉的文学。他希望所有的中国人,勇敢地面对悲剧,以坦诚的态度对待失败,那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片晴天。是的,废墟的存在代表着过去的历史,代表也历史的痕迹,是无法抹去的事实,谁也不能撇开历史来谈未来,那是空想,只有在站在历史的角度,才能找出正真的答案,寄望明天!在废墟中张望,废墟里每一片瓦砾,每一块砖块都是历史里的一个故事,经历着沧桑。是希望的明天。

人生中,有多少次失败与低落,无法掩饰过去,只有废墟中寄望于明天,在失败中寻找希望的出发点,才能成就未来。废墟不可怕,挟带着废墟走向未来,明天会更美好的。

最新文章